日前,记者从权威部门得到一组数据:我省在校大学生近150万人,每年高校毕业生40多万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200多人,但每年只有1%的博士生、4%的硕士生和11%的本科生留在湖北工作。这意味着,每年40万大学毕业生留在湖北的不到两成。
“楚才”外用,人才承载力不足,人才外流过多,成为制约我省人才工作的瓶颈。拿深圳和武汉比较,深圳一年引进的研究生、本科生,分别是武汉的7.8倍、2.2倍;深圳高新技术企业的博士是武汉的3倍,硕士是武汉的5倍,本科生是武汉的1.29倍,仅深圳华为集团就有20%的科研人员来自华中科技大学。
不仅如此,全省的人才结构性矛盾也比较突出,人才分布不均衡。从产业分布看,全省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其中教育、卫生等领域占总数的70%以上,工程技术人员仅占11.5%,大大低于沿海发达省份水平;从地域分布看,武汉地区集中了全省大部分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其他市州和县市基层,人才十分紧缺。
分析认为,这种结构性矛盾导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大量的科技人才“出不来、用不上”,人才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此外,人才创新产出严重不足,使用效益偏低。湖北人才创新力虽然在中部排第1位,但是远远低于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湖北人才科技成果、专利发明申请授权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但在湖北转化率不高,特别是专利、新产品等商业化应用成果产出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