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第二届香港浸会大学硕士课程展在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举办,“如今内地硕士生大规模扩招,社会更加需要精英制教育。”开幕式上,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汤涛教授对记者说。汤涛提及,硕士生不应是快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后路,而是在大二、大三时,学校就物色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培养。
港高校持续受追捧
与今年3月份首次在UIC举办的硕士课程展相比,香港浸会大学此次参展的学院从四个(研究院、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传理学院)增加到了6个,专业课程增加到了15个。展会不但安排了各个硕士课程的简介会,还安排了现场面试。在众多到场的课程中,传理学文学硕士、传媒管理社会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应用经济学硕士、应用会计与金融理学硕士以及国际新闻学硕士课程的简介会尤其引人注目。
据了解,UIC校长吴清辉教授与汤涛教授等共同主持了开幕式。来自香港浸会大学七个学院近20多名教授及UIC各学部的学生、家长代表近200人参加了开幕式。
物色学生进行有目的教育
汤涛认为,内地大学应该重视对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教育,研究生、硕士生不要等到快毕业甚至毕业后,而是在大二、大三时,学校就应该物色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培养。
汤涛告诉记者,在浸会大学,很多研究生都是在大一、大二期间通过考试和由研究生导师直接面试选出来的,“面试很重要,学生无论成绩好坏,他们是为了应试而来还是真正对学科领域有兴趣,导师通过面试心里就有数了”,汤涛说,有的学生考试成绩非常理想,但通过面试他发现,学生仅擅长于做题或者判断等某一方面,而整个学科的基础其实很差。“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兴趣和志向,学生是否对学科具有扎实的功底和扎根的信心?学校是否应该针对学生的兴趣志向进行教育?”。汤涛告诉记者,在美国90%的高校进行的是普及型教育,少数高校物色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育,每年只有5%的毕业生能够成为学科的精英,而恰恰是这5%,就已经足够撑起硅谷。 |